我校学生参加2024年中国-挪威生态环境暑期课程
2024年中国-挪威生态环境暑期课程于8月12日至30日在清华大学和内蒙古大学举办,由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内蒙古大学4所大学教授英文授课,来自8所院校的27位学生参加,我校生态与环境学院4名学生参加。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李永宏组织开展了在内蒙古大学阶段的课程。
课程第一阶段于8月12-19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举办,学生以汞污染为例学习污染物解析研究方法,并赴企业周边采样,实习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课程第二阶段于8月20-30日在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举办,学生先学习了有关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环境修复、以及农产品安全法规和监测等相关理论,随后赴大青山包头段和呼和浩特段北部草原沿环境梯度取样,实验分析植物和土壤中汞和重金属等的含量,分析人为污染情况,撰写研究报告。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段满福与该暑期课程授课专家团组座谈交流,了解项目推进情况,表示愿意和国内外的项目高校进一步加强联系,更加深入持久推进这类国际合作交流,鼓励我校更多学生参与。生态与环境学院李永宏、梁存柱、郭伟、王忠骊、马玉暄等老师参与了授课和实践指导。课程也得到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张桐瑞博士、中国水利部牧区水科所董雷博士、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刘广华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张凯博士和蔚东生博士等的支持。另外,课程期间挪威生命科学大学Jan Mulder教授和南京大学张磊副教授在生态与环境学院做了学术报告,与师生开展了座谈交流。
中国-挪威生态环境暑期课程是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南京大学等联合主办的国际人才培养交流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始于2017年,包括每年春季中国学生赴挪威学习和夏季挪威师生来华联合开办暑期课程,成效显著。由主办大学联合设计的暑期课程,每年围绕选定的科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全过程的学习和实践,涵盖理论学习、实验设计、野外采样、实验指标测定、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和成果汇报,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强度完成,对于尚未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学生是很好的训练。这种实践课程的组织方式值得借鉴。同时,暑期课程也为学生提供了跨文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我校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李永宏协调组织了延续多年的该交流项目以及在内蒙古大学开展的暑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