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快递 > 正文

我校2024年高级教师/教育管理人才访学研修项目顺利实施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   浏览:

我校2024年高级教师/教育管理人才访学研修项目顺利实施

2024721-819日,我校高级教师/教育管理人才访学研修项目顺利实施,来自外国语学院的五位教师在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UWTSD)卡马森(Carmarthen)校区完成了为期四周的研修。

此次研修由UWTSD教育与人文学院选派的Mark FlaggCaroline LewisKatie Gardner三位教师授课,集中讲授了“教育领域的领导力与管理”“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学策略”、“数字创新”的课程学习,涉及领导力和管理概念的历史沿革、教育领域的领导力和管理及其多重作用、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教师如何成为优秀的教练(coach)和导师(mentor)、社会科学研究的理念和伦理问题等内容。三位授课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提问,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小组讨论,结合英国本土一些具体生动的例证,就上述专题内容与我校研修团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fe8d007377ebdc35da60d916c48e70c

    

   

 

外国语学院杨振宇老师说:“在我校和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双方人员的通力合作下,本次为期四周的研修顺利完成。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感觉收获颇丰。首先,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出国研修很有必要:不仅开阔眼界,而且尤其当课本中的内容就展现在眼前时,我们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准确,就可以把它结合到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例如:以前认为龙在中国是祥瑞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恶,但是我们看到在英国很多地区(如威尔士)龙也被他们所推崇,甚至威尔士地区的旗帜上就是一条红色的龙。其次,本次研修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英国校方带我们参观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汽车设计室和沉浸式展示教室,但这些和国内相比并没有领先。我们生活和出行中也能够感受到我们国家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很多方面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小,甚至已经实现反超。我们更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建设我们的国家!”

  

外国语学院郑海翠老师说:“首先,本人从事高校教育已经30年,也曾学习过外语教学相关理论,并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此次研修更新了我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了国际化视野,提升了批判性思考能力,受课堂教学启发,有了更多的研究想法和研究思路,并在研修结束时与英国老师和各位研修学员进行了分享,英国老师表示,期待看到我的研究继续下去。同时,此次研修让我对英国教育体制有了更多的了解,首次了解到威尔士语言保护和建设,引发了我对世界双语教学和语言保护的更多思考。也对英国如何应对AI以及学术诚信建设与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推动我对我国建设更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估体系进行积极的思考。

学校安排的文化之旅让我们对当地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多深入的了解。此次研修让我有机会亲自体验英国文化,几十年来在书本及其他媒介中了解的一些知识,有些得以验证,有些得到修正。亲眼所见、所经历的英国风土人情、英国社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研修还给了我们一个与我区兄弟院校的教师、与我国部分省市兄弟院校接触、学习的机会,也深刻感受到我校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我们5位教师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积极了解当地文化,团结一致,相互关心帮助,同时积极帮助其他院校,尤其是此次领队杨振宇老师从开始组团办理各种手续到在国外研修以及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积极主动,既关心爱护帮助我们内大的几位老师,又热情帮助兄弟院校,展现了我们内蒙古大学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养。

微信图片_20240829213339

 

外国语学院赵玲玲老师说:“我与外国语学院其他四位教师参加了2024年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UWTSD)的暑期短期研修课程。为期四周的研修主要内容为教学理论、教学中的领导力与管理以及学术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与发表。本人特别珍惜这次暑期进修机会,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堂课,认真准备了每一次小组发言与讨论。研修过程中对授课教师Katie Gardener讲授的学习者类型分类与教学策略很有感触,将学习者的学习类型进一步精准分类,确定学生是行动型、反思型、理论型还是实用主义型,或者是多种类型交叉,将会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授课教师Caroline Lewis讲授的内容中,我对当今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应对教育模式的变化,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进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很感兴趣,我将以往教学模式与前沿教育模式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收获了全新的思考维度;授课教师Mark Flagg从教育中的管理学角度组织了课程讨论与反思。此外,授课老师们介绍了威尔士政府、高校对威尔士语进行的当前与未来的语言规划,包括威尔士语2050计划,为当地的社会语言生活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每周一次的文化考察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英国社会的风土人情与历史人文,对英语文学文化发展史有了在地化的深入了解,对本人在书本中学习过的内容是特别必要与有益的田野学习与补充。结课之际,我做了Good Vibes and the Charm of Cities的课程陈述,撰写文字脚本,制作视频加英语配音,回顾了自己曾经写过的关于爱丁堡——世界文学之城主题的论文,谈及实地访问爱丁堡的别样感受,运用了“共同集体回忆”与“个体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以鉴赏希腊诗人C.P.Cavafy的诗歌Ithaka作为陈述的结尾。这次研修收获满满,在新学期伊始,本人将会把学习成果反哺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学研究,力求不辜负学校、学院对我们此次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UWTSD)研修的助力与支持!”

 

 

外国语学院林杨老师说,“我非常荣幸参加本次暑期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研修学习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深深感受到这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带给我的学术启迪,也为威尔士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所打动。在三一圣大卫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与国内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术氛围。英国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方式、深刻的学术见解以及对学生的鼓励与支持让我受益匪浅。回国后,我将结合所学前沿教育理念融入我国目前广泛应用OBE理论(成果导向教育),旨在侧重于以学生最终获得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强调明确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和教学,并持续改进教育质量以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我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的交流和学习,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方式,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动力。在这段时间里,沉浸式英文教学使我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也培养了我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研修期间,学校的图书馆和各种学习资源让我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成长的机会,有关课题数据与资料的收集都将运用在我今后的科研中。

除了学术收获,威尔士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人的友好热情、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景观,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让我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喜爱。英国校方带我的文化考察让我能深入体验西方文化,增强文化理解力与敏感性,从而更好地在今后教学中传递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当我想到我又能为我多年讲授《古希腊罗马神话》课程注入新鲜的内容与感受时,从更多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去学习这门课程时,我无比激动。当我做题为“威尔士的龙文化与红山玉龙文化对比分析”的汇报时,我深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我们外国语学院为翻译硕士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就是在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背景下学习中国文化,我将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自信继续倾注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在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研修的这段经历又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一部分,回想12年前,我有幸在学校培养推荐下、公派赴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任教两年,两次出国学习的经历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规划。”

 

       

外国语学院刘艳春老师说,“UWTSD卡马森分校的研修课程融合了课堂教学与文化考察,我参与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领导与管理等学科的学习,同时了解了威尔士地区的语言、文化、历史和习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领导力和研究方法、理论等主题。通过这些课程学习,我意识到领导力和管理技能在教育中也同样重要。此次研修活动为我提供了一次全面而丰富的学习体验,将帮助我提高教学技能,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提升了对未来教学事业的信心。此外,与10年前赴美国时相比,我发现中国与英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他们。我为我国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815日,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做了总结发言,各学员做了反馈并分享了研修期间的心得体会。

 

 

(图为外国语学院杨振宇老师进行发言)

 

(图为外国语学院郑海翠老师进行发言)

 

(图为外国语学院赵玲玲老师进行发言)

(图为外国语学院林杨老师进行发言)

 

(图为外国语学院刘艳春老师进行发言)

816日下午,研修课程内容全部结束,UWTSD为研修团组织了结业典礼仪式。UWTSD斯旺西校区教务长Ian Walsh,部分授课教师以及国际部的老师们参加了结业典礼,Ian Walsh亲自为每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Award of Attendance of the Education Short Course)。

                        0b2921f12f1d5c077fca4c646bb67ae                    

    

研修图片  

    


 

关闭

  • 电话:0471-4995756/4992278
  • 传真:0471-4994313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街235号
  • 邮箱:fao@imu.edu.cn
  • 邮编:010020

此网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像、文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版权所有 ?2019-2020 内蒙古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技术支持:新博网络  蒙ICP16002391号-1

版权所有? 内蒙古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备案号:蒙ICP16002391号-1  技术支持:新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