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青年文化交流结硕果---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德国青少年
中国文化体验项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未来三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的重要倡议,切实提升欧洲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2025年8月2日至11日,内蒙古大学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YES项目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内蒙古大学—马格德堡大学、马格德堡-斯坦达尔大学中国文化体验项目"。本次项目德国代表团由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国际事务部副部长Sylvia Seela女士担任领队,19名来自马格德堡大学、马格德堡-斯坦达尔大学的学生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国语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8月2日,德国师生代表团抵京后,首先参观了故宫、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巍峨的城墙、精湛的古代建筑工艺,让德国青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为后续文化交流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月4日,项目开营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达胡白乙拉教授出席仪式并致辞,自治区教育厅合作交流处处长刘相飞、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段满福、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对外交流合作处处长齐瑞等领导嘉宾共同见证。达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青年交流是文明互鉴的桥梁,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让德国青年学生感受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中欧交流的青年使者”


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中德青年共同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项目全体成员在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民族舞蹈、书法艺术、剪纸技艺、传统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并实地参观了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了解中国高校的新发展、新变化,同时,全体营员还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院,在与文物的对话中探寻草原文明;参观了伊利健康谷,在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上体验了中国乳业的现代化发展;参观了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在独特的峡湾风光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项目进行过程中,两国青年还通过文化沙龙、联谊晚会等形式,开展深入的交流。




项目行将结束之时,德国师生对中国壮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德方项目负责人Sylvia Seela女士表示:"这次文化之旅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我们不仅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技艺,更读懂了文化背后的智慧。期待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两校合作办学进程,让更多德国青年有机会了解真实的中国。"
本次项目是落实中欧人文交流共识的具体实践,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有效增进了德国青年对中国国情、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成就的认知,为深化中德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注入了新动力。内蒙古大学将继续发挥区位和文化优势,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青年交流品牌项目。